近日,由我校承担的“十五”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食品安全关键技术应用的综合示范”10个课题通过了省科技厅验收。
“食品安全关键技术”重大专项是国家科技部确定的12个国家 “十五”重大科技专项之一,在全国建立十个示范区。黑龙江示范区项目由省农垦总局组织实施,我校承担了“食品安全关键技术综合示范”项目7个关键技术共15个子课题中的10个子课题。
我校植物科技学院和食品学院40多名专家教授历时两年,针对产地环境的监测与评价、原料生产安全、产品残留检测、食品加工过程的安全控制以及食物驱铅5个方面的关键技术,重点从我省水稻、大豆主产品“从农田到餐桌”全程控制技术和质量保障体系建立中存在的技术瓶颈等方面进行攻关研究和综合示范,已经圆满完成各项计划指标,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中7个课题研究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该项目所建立的安全生产技术2004-2005年在200万亩大豆、水稻安全食品生产中平均公顷分别增产170.3公斤和433.7公斤,增收366.3元和347.0元,合计增产8054万公斤,增收9510.7万元;针对不同生态区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区划了优质高效大豆和水稻品种布局,建立了大豆、水稻安全优质高效生产技术规程该课题建立了安全农产品质量追溯管理体系,同时也提供了先进可行的管理方案;已申报6项专利,发表研究论文45篇,培养博士研究生1名,硕士研究生16名,形成两个龙头示范企业,设计完成2套产地环境检测系统软件。
该项目的完成提高了我省食品安全领域的科技水平,同时促成了食品质量安全管理监控机制创新,缩短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为食品安全控制提供科技支撑和质量保障。此外,以生产者的食品生产安全来保证消费者的食品消费安全的长效食品质量安全机制,也推进了全省食品质量安全水平的整体提高,巩固了黑龙江省作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和食品加工基地的重要战略地位。
验收专家组汇集了我省在大豆、水稻生产、植物保护、农产品加工、食品安全方面的优秀专家,鉴定委员会主任由黑龙江省农科院刘忠堂研究员担任,来自东北农业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等单位的14名专家出席了鉴定会。专家组认真听取了汇报,审阅了验收材料,并就相关问题质疑答辩。专家组一致认为:项目资料齐全,数据翔实,方法先进,完成了合同规定的指标,部分指标超额完成,同意通过验收。
省科技厅成果处高彦丽副处长、王伟副处长、农村与社会发展处曹颖副处长、省农垦总局科技局王亚军局长、迟兆江副局长、高新技术开发处谷春英处长,我校科技处郑殿峰处长、王国良副处长等领导出席了鉴定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