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
??与以往四届中国科学家论坛相同,本届论坛也努力为与会者搭建起充分交流的平台。据介绍,本届论坛所请的专家包括两院院士9人,副部级以上专家11人。每位报告人演讲结束,都有专门的提问时间,针对不同的报告人,代表们都准备了专门的问题。
对参与制定我国知识产权战略的王景川,代表们提问:"24个月的专利审查周期是不是太长了?有没有可能缩短?"、"对于基层的专利申请人,各级政府是否能加大力度促进专利的产品转化?"对中国科学院能源研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严陆光,代表们提出的问题紧紧围绕能源:"我国可再生能源下一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等等。提问时间总是不能满足听众们的要求,每位报告人离开时都被想交流的听众们团团围住。参加会议的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陈菊英研究员觉得,论坛专家的层次很高,都从国家的角度来讲,围绕自主创新的主题,报告的理论性、学术性、政策性强,很有深度。
上海欧菲尔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周东平来参加这次论坛,除了听报告还要参加项目推介会,希望为自己公司的产品寻找到合作伙伴。与往届论坛不同,应参与代表们的要求,本届论坛特意在第二天(9月29日)晚上安排了"专利项目推介说明会"及"论坛会员交流联谊晚会"。当晚的推介会上,两个会场共有40多人利用每人5分钟的时间介绍自己的专利项目,专门设立的展区还有专利所有人带来的19件产品或论文展出。300多人参加了当晚的活动,傍晚7点半开始的活动一直延续到10点半。"专利项目转化是个难题,论坛上搭建一个平台,让成果转化多一个机会,这是个很好的方式。"参加推介会专利人
在最后一天的论坛上,4场主题报告分别是:国资委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主席段瑞春《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与知识产权》、王景川《培育和发展知识产权能力》、国家版权局副局长阎晓宏《版权保护》和科技部政策法规与体制改革司副司长胡志坚《我国自主创新政策未来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