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医科大学基因组中心主任刘树林教授来校作报告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7-04-29浏览次数:337

        4月26日,应国际交流合作处邀请,哈尔滨医科大学基因组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刘树林教授来校为学生作《我的逐梦探索之路》的主题报告。国际交流合作处副处长李祥辉、校团委书记李颖、研究生学院党委副书记姜楠出席报告会,校院两级学生组织骨干以及全体研究生听取了报告。

       “梦想,是什么?”刘树林教授首先以童年时的趣事为引子,引出从小深植于内心的“悬壶济世”之梦。从茫茫学海、一叶扁舟,到访贤论道、书剑天涯,再到如今落叶归根,梦想成真。“学馆几多无寐夜,为酬书剑走天涯”,刘树林教授讲述了自己成长路上的点滴经历和所见所闻,让我们切实看到了一位尊师重道、求知若渴,为中国医药事业发展“栉风沐雨”的贤者榜样。情到深处,刘教授现场吟诗数首,分享了自己在求学以及科研逐梦路上不同时期的原创诗词,与会师生感慨万千,赞叹不已。
 
        整场报告会,刘树林教授广征博引、风趣幽默,虽然年逾六十,仍然笔耕不辍,在探求人类疾病本质的路上坚守担当,是当代青年学子积淀、学习和研究上的榜样和楷模。

 

刘树林教授简介:

        1982年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1990年毕业于日本岐阜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先后就职于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北京大学。2002至2009年,任北京大学病原生物学系主任,2008年回母校哈尔滨医科大学工作。主要研究领域比较基因组学和疫苗及新药研发。在国际上首次提出细菌进化的“获取-适应模型”“基因组物理结构平衡假说”“半封闭基因池”“细菌自然物种概念”“遗传界限”等假说。近年来,研究工作得到加拿大国家健康研究院、加拿大国家自然科学与工程研究委员会、加拿大卫生部、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支持,并与北京大学联合承担“十二五”重大新药创制科技专项1项。发表科研文章150余篇,其中SCI论文100余篇。为30多家SCI学术期刊审阅稿件,为科技部973重大项目、美国自然科学基金会、加拿大国家自然科学与工程研究基金会等机构审阅科研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