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碱地高品质果蔬全产业链技术支撑体系创新服务团队以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重点学科即园艺学科主要成员为基础,与信息技术智慧农业、生态环境、市场营销、植物保护、贮藏保鲜等学科合作,以服务大庆地区果蔬产业为目标,以实现果蔬安全品质、高品质和节本增效为工作重心,积极发挥团队成员的专业优势,致力于大庆地区盐碱地果蔬产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难题进行技术研发、技术集成、技术示范、技术推广、品牌打造、市场开发工作,形成“技术创新—技术熟化—技术扩散-品牌打造-市场销售”的快速通道,把更多先进技术成果“落户”到生产一线,将对调整种植业结构、实现农民增收、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和加快新农村建设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团队的主要成员在果蔬生产技术基础性研发、高新技术推广、高品质果蔬产品物联网管理、社会服务等领域均取得了丰硕成果,极大地提高了学校声誉,获得了社会普遍认可。
(一)果蔬生产技术基础性研发
在果蔬生产技术基础性研发方面,盐碱地高品质果蔬全产业链技术支撑体系已逐步形成四个稳定的研究方向,分别为果蔬产品质量安全与营养、园艺植物栽培生理与生态、设施园艺环境工程和园艺植物种质资源与遗传育种,各研究方向均取得了大量原始创新的研究成果。
其一是园艺植物种质资源与遗传育种研究方向,主要在黄瓜种质资源、甜瓜种质资源、航天育种技术和分子育种技术等种质资源与遗传育种方面进行研究。在黄瓜品质性状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研究和优异种质创制、黄瓜多向耐药性蛋白基金在农药降解过程中的功能分析、转录子CsERF025调控黄瓜果实弯曲的机理研究、瓜类蔬菜杂种优势利用和新品种选育、黄瓜低氮相关基因克隆及功能验证方面,有了大量基础性研究积累。本研究方向以黑龙江省黄瓜、甜瓜种质资源的收集、整理、评价、利用和种质资源创新为主攻方向,已建立了黄瓜和甜瓜育种研究与利用体系。
其二是园艺植物栽培生理与生态研究方向,主要在园艺植物种子生理、产品器官形成、营养生理、耐盐生理、生态环境、高新技术应用及技术组装配套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研究了园艺植物的优质、高产、高效栽培关键技术,并进行了改进、组装、配套、示范和推广,形成了系统的理论与技术体系。目前主要研究了甜瓜抗旱机理与生理,建立了抗旱指标及综合评价体系,筛选了甜瓜抗旱品种与种质资源,为主要蔬菜抗旱性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础。同时在番茄耐盐性、黄瓜耐弱光性、根系分泌物对茄子黄萎病菌的化感作用、百合抗冷性、园艺植物关键和配套栽培技术体系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研究成果在园艺植物栽培上将发挥重要作用。
其三是设施园艺环境工程研究方向,主要在设施园艺生产中果蔬与光、温、气、水、肥等环境因素及设施之间相互作用规律方面进行深入研究,研究温室等园艺设施的结构、覆盖材料、保温与加温、通风与降温、光照调节、CO2施肥调控技术,农业现代化集成管理系统研发以及果蔬无土栽培、组培脱毒快繁等技术,最大限度地减少能耗和土地、水等资源消耗,实现果蔬周年高效的稳定生产。目前主要对番茄、黄瓜产量形成与设施内环境因素之间动态关系进行了研究,建立了产量形成的回归方程,确定了主要制约环境因素,为设施环境自动控制系统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同时在设施结构优化、环境因素调控、新型技术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对黑龙江省设施果蔬产业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其四是果蔬产品质量安全与营养研究方向,主要在果蔬病虫害综合治理、硝酸盐和重金属污染与治理、果蔬产品质量与安全控制等方面进行研究。就无公害果蔬、绿色果蔬和有机果蔬关键控制点进行研究,并应用系统工程科学理论进行组装,形成了安全果蔬生产体系,最大限度地提高果蔬营养品质。通过研究果蔬产量形成生理和品质形成生理,实现果蔬安全生产,满足市民对健康营养产品需求,提高种植户经济收益,增强果蔬商品出口竞争实力,保证果蔬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目前主要研究内容是适合果蔬生产需要的高效安全技术体系的研究,研究方向在硝酸盐和重金属调控等方面具有优势。近期在黑龙江省有机果蔬标准化栽培规程制定、叶菜类蔬菜硝酸盐营养调控技术、营养因素对野生药用蔬菜产量和品质影响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成果将在近期投入到企业中加以应用。
(二)高新技术推广
在果蔬生产高新技术推广方面,团队在大庆市龙凤区、红岗区、大同区、萨尔图区、林甸县等地已开展了大量高新技术推广工作,与各区各县形成了稳定的科研合作关系,为以后科研项目开展以及科研成果推广奠定了良好基础条件。团队主要成员廉华、马光恕、高玉刚等人先后到大庆市龙凤区、红岗区、林甸县林甸镇挂职(科技指导专家),指导当地果蔬生产工作,对服务地区棚室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高新技术推广方面,以项目为抓手,取得了显著成效。
(1)大庆地区棚室果蔬生产技术服务体系建设与实施
该项目建设立足于大庆市地域特点,根据棚室生产实际,通过棚室果蔬生产专家系统的建设和应用,能有效提高大庆市棚室果蔬产品种植标准化水平,提高棚室果蔬产品质量,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对无公害果蔬产品的需求,提高种植户经济收益。在棚室果蔬生产中,以棚室果蔬专家系统为核心,辅以定期的技术培训和长期的专家热线,将对指导农户生产发挥积极作用,可为大庆市棚室经济长期稳定发展保驾护航。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以标准化的生产技术为基础,建立了全程管理专家系统。使用者可以通过互联网发布或查询其权限所允许的信息,为大庆市棚室经济发展提供“便携式”专家服务。同时,结合定期和农时等特定时段面向广大种植户的技术培训、发放栽培技术手册、专家热线电话服务等,形成系统的技术服务体系,成为“种植户身边不走的专家”。
通过项目的实施,建立棚室果蔬农产品生产的技术服务体系,采用标准化统一生产,蔬菜单产提高10%-15%、果树产量提高10%-15%、设施经济效益提高10%以上,棚室园艺作物病虫害防治效果达到75%以上,全部果蔬达到无公害的标准、三分之二以上达到有机食品标准。
(2)大庆地区棚室无公害蔬菜开发与安全技术体系建设
项目立足于大庆市龙凤区地域特点,根据棚室蔬菜生产实际,通过引进优良品种、制定配套栽培管理技术、开展室无公害蔬菜病虫害防治技术、科学施肥技术、灌溉技术,克服棚室生产中的连作障碍和盐渍化问题的研究,形成适合大庆地区棚室无公害蔬菜高效安全技术体系。
项目历时2年研究,形成适合大庆地区棚室无公害蔬菜高效安全技术体系,并将形成的棚室蔬菜无公害安全技术体系在龙凤区进行推广和应用。项目研究成果主要包括:
① 通过品种引进试种筛选具有一定耐低盐碱特性、适合大庆地区棚室栽培的果菜,主要包括:黄瓜、番茄、甜椒,以及其他新、奇、特品种,如:薄荷、紫背天葵、琉璃苣等。
② 通过开展棚室无公害蔬菜病虫害防治技术的研究、棚室无公害蔬菜生产科学施肥技术的研究、棚室蔬菜高效生产灌溉技术的研究、棚室蔬菜生产连作障碍和盐渍化克服技术研究,形成了大庆地区的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体系。
③ 两年内,在大庆市龙凤区进行了棚室无公害蔬菜高效安全技术体系辐射推广工作,技术辐射面积3000亩,节能日光温室平均亩效益3万元以上,大棚平均亩效益1.2万元以上。按棚室无公害蔬菜安全技术体系生产,菜农棚室亩可增收2000-3000元。
(3)黑龙江省圆葱无公害规模化生产示范推广
项目在大庆市、齐齐哈尔市、宁安市设置核心示范区,示范推广圆葱壮苗培育技术,实现圆葱育苗标准化,3年累计核心示范区2.5万亩,平均每年可为生产供应3万亩的圆葱优质种苗;通过建立圆葱无公害规模化生产基地,示范推广圆葱壮苗培育技术,在品种筛选、播期、密度、施肥配比、水分管理、病虫害防治方面进行技术组装集成,实施“低畦漫灌”与“高畦喷灌”栽培模式,三年累计示范推广面积达到30万亩,平均每年生产商品圆葱45万吨以上,实现年利润1.5亿元以上,大幅度提高我省圆葱生产水平和社会经济效益。
(4)设施葡萄提质增效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项目在大庆市红岗区和大同区开展,扩展到嫩北农场和佳木斯等地,通过开展生物肥料筛选与应用、有害生物无害化控制以及设施条件下葡萄综合管理与活体保鲜技术,降低化肥应用量1/3-1/2,延长挂果期20-40d,增进耐贮性。在确保亩产2000kg的基础上,提高葡萄设施生产的综合品质达到绿色食品标准;每亩生产成本降低200-400元,增加收益3000-5000元。
(5)黑龙江省马铃薯综合高产栽培技术示范推广
项目实施的目的就是通过深入实施科技兴薯战略,推广模式化栽培和标准化生产;进一步优化区域布局,扩大优质种薯和商品薯基地建设规模;示范推广马铃薯综合高产栽培技术,全面提高马铃薯生产水平及经济效益,为马铃薯精淀粉加工企业提供充足的原料,促进马铃薯产业化经营,做强做大马铃薯产业,带动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通过实施黑龙江省马铃薯综合高产栽培技术示范推广项目,以克山县、讷河市、北安市为核心示范区,示范推广脱毒种薯标准化大垄双行高产繁育技术,实现平均亩产2.5吨以上,3年累计核心示范区7万亩,平均每年可为生产供应100万亩的优质种薯;推广马铃薯全程机械化高产栽培技术和马铃薯“宽深密”综合高产栽培技术,实现平均亩产2.5吨,3年累计示范推广面积70万亩,平均每年生产商品薯60万吨以上,实现年利润1.0亿元以上。
(6)富含丙醇二酸黄瓜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
本项目利用高丙醇二酸黄瓜品种“东农808”为试验材料,以大庆地区作为核心栽培区域,在不同土壤条件下,研究栽培方式、栽培密度、肥料种类与配比、氮肥施肥水平对黄瓜产量与丙醇二酸的影响,集成高丙醇二酸黄瓜栽培技术。
高丙醇二酸黄瓜属于典型的功能性黄瓜品种,果实中含有丰富的丙醇二酸,可以阻止人体内脂肪堆积,有减肥和预防冠心病的功效,必将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欢迎。按照省政府“打绿色牌,走特色路”的农业发展思路,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可以为黑龙江省高丙醇二酸黄瓜逐步走上规模化、优质化、专业化发展道路提供技术支持和可行性实例参考,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城乡经济繁荣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随着功能性黄瓜的专业化生产,可较好地协调环境—资源—食品—健康之间的关系,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三)高品质果蔬产品物联网管理研发
研发高品质果蔬产品物联网管理平台,通过该平台可以将生产基地、加工企业、仓储、质检、实体店、电子商务平台通过互联网和二维码联系起来,完成果蔬的精确种植、产品质量追溯、电子交易,实现传统农业的提档升级,促进“互联网+经济”运行形态,将带动三次产业的融合,对大庆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意义十分重大。
(四)社会服务
高校的三大功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人才培养是高校的主体功能,培养大量的一线创新人才,是当代中国高等教育最重要的历史使命。科学研究对于推动高校自身的改革与发展也具有关键的意义,既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要求,也是提高学科建设水平的重要手段,更是提高学校综合实力的必然要求。而高等学校作为社会的一个机构,必然对社会的发展承担相应的职责。高校的社会服务工作首先必须顺应高校自身的发展需要,有助于发挥高校的优势作用和提升高校的办学实力。高校的社会服务工作更应注重知识的沉淀、潜能的挖掘和创新思想的培育,应该做到努力构建科研转化机制、积极提升理念引领作用、主动把握前瞻社会问题,为提高所在地区乃至整个社会文化发展层次、经济发展层次、全面提升所在地区和社会的整体素质不懈奋斗。
盐碱地高品质果蔬全产业链技术支撑体系创新服务团队在最近两年,坚持以服务地方农业经济发展为己任,将开展社会咨询、技术推广服务作为日常科研工作重心,积极参加各类社会科技服务活动,注重产学研有效结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注重生产一线培养技术人才。创新团队成员除承担全日制研究生、本科生和应用技术学院学生的授课任务外,每年又承担农业推广硕士、成人教育、校内外各种培训班的授课任务,每年达到1000学时以上。2年来累计完成包括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班、阳光工程培训班、地方春训和冬训等各类社会培训讲座达50多场,受益农民遍布大庆市各区、各县以及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各分局。
二是积极参与地方经济建设。为支持大庆地区棚室经济发展,创新团队成员内有3名教师分别在2011-2015年分别在大庆市龙凤区、红岗区、林甸县担任大庆市棚室建设指导专家,通过现场指导方式,与地方种植户建立长期稳定联系,对地方棚室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2015年,为深入贯彻落实黑龙江省教育厅《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人才支持科技人员专项计划实施方案》(简称《“三区”人才支持计划》要求,创新团队中的主要成员内有3名教师分别与桦川县、兰西县、林甸县对接挂职,对团队新技术推广将会发挥重要作用。
三是与地方、农垦各分局建立科技共建合作工程。创新团队成员长期与大庆市各区县、齐齐哈尔市、绥化市、密山县、黑龙江农垦总局九三分局、北安分局、齐齐哈尔分局、建三江分局等地建立了科技共建关系,为全省培训农民达5000人次。
四是通过开展农业推广项目方式,进行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通过印刷果蔬高产栽培技术手册方式,进行新技术推广;通过印刷专家联系卡,团队成员以电话、电子邮件等方式随时解决种植户生产难题,增强了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