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研究所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9-03-07浏览次数:648

 

大豆研究所
研究所名称
大豆研究所
负责人情况:
姓名
朱洪德
职称
教授
学历
博士
年龄
51
最后学历(毕业时间、学校):
20067 沈阳农业大学
主要科研情况:大豆育种与种质资源创新和高产栽培技术体系研究
实验室实验管理队伍
其中:高级实验师(高级工程师)1人,实验师(工程师)4人,助教0人,工人0
现有实验条件(场地):
老校区大豆研究所
 
 
姓名
职称
年龄
职务
专业
刘丽
1958.09
正研/博士
大豆育种
费志宏
1970.02
正研/博士
大豆育种
张玉先
1968.10
教授/博士
大豆栽培
李海燕
1966.03
教授/博士
抗病育种
张兴梅
1963.01
教授/硕士
植物营养
 
 
主要
建设
 内容、
目标
及预
期效
果分
析概
 
 
 
 
 
 
 
 
 
 
(一)、拟开展的研究工作:
   重点研究适合机械化大生产的大豆新品种选育和种质资源创新理论与技术。利用杂交育种、辐射育种、航天育种和聚合育种,并辅以生物技术手段,培育高油、高蛋白质、高异黄酮、高产大豆新品种。
(二)、预期成果:
     建成省内一流,国内先进、国际知名的具有面向现代化机械化大农业及寒地作物生产特色的高水平作物学科。选育出23个高油、高蛋白质、高产的抗除草剂大豆储备品种。进行优异种质资源发掘与创新利用,重要性状基因定位、克隆与功能鉴定,转基因、分子标记、分子设计等育种技术研究。对大豆产量、品质、抗病性、抗虫性等十几个性状进行QTL定位研究,创制出56个脂肪≥25.00%,或蛋白质≥49.00%,高抗大豆灰斑病等田间主要病害且综合性状优良的大豆种质资源,研究大豆栽培、生理、生态及管理调控的理论、方法、技术等,并研发与其相配套的窄行栽培模式,采用其配套栽培模式增产20%以上。每年提出1015个优良大豆新品系,参加黑龙江省和垦区联合区试验。研究优质与高产同步提高的关系,达到既优质又高产的目的。研制新型配套栽培技术,形成大豆综合技术生产体系,较大田生产推广品种平均增产20%以上。发表学术论文34篇。每年繁育优质大豆原原种和原种10002000吨,三年累计推广应用面积在800万亩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