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荒日报:八一农大助推垦区水稻产业发展纪实
发布者:章磷发布时间:2018-10-08浏览次数:60
北大荒日报10月6日1版转2版
为北大荒水稻产业插上科技翅膀
--八一农大助推垦区水稻产业发展纪实
(记者 闯垒) “北大荒能有今天不容易啊!”“真是居功至伟!”9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建三江管理局考察,充分肯定垦区在国家粮食安全等方面所作出的贡献,对垦区未来发展寄予厚望。作为一所与垦区同根共源、同心共济的大学,八一农垦大学全体师生员工感到无比骄傲与自豪,纷纷表示,要在科学种植上投入更多的研发力量,为中国碗装中国粮提供更有力的技术支持。
目前,垦区水稻种植面积已达到两千多万亩。近年来,八一农大积极在水稻种植方法、全程机械化、水稻信息化方面加大科研投入,助推垦区水稻产业实现大发展。
良种良法奠基水稻丰产
良种良法是种植产业的根基。近年来,八一农大的专家学者围绕垦区和地方的生产需求,长期致力于水稻育种和栽培技术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成果。
八一农大水稻科研事业由农学院李金峰、郑桂萍夫妇二人开创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期,他们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创办了水稻中心。经过20余年的艰苦努力,培育出“垦鉴稻5号”“垦鉴稻10号”“垦鉴稻12号”等优良品种。其中,“垦鉴稻10号”具有超高产、优质、多抗的特征,适于黑龙江省面积较大的第二、第三积温带种植。他们还与建三江管理局科研所共同培育出“三江一号”,也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此次到垦区考察调研时看到的水稻品种。
2006年,李金峰教授在从垦区水稻试验基地返回的途中遭遇车祸殉职,郑桂萍教授从幕后走到台前,担起水稻中心主任的重任。10多年来,她带领水稻中心取得20余项科研成果,培育出“垦粳稻5号、6号”等8个水稻新品种。“垦粳5号”具有秆强抗倒、耐盐碱、丰产性好的特点,2013年以来,在八五六农场、宝山农场等区域示范推广100多万亩,平均增产9%以上,仅两年推广面积就达到59万亩,累计增收节支1亿多元。同时,水稻中心还为黑龙江省引进18项新品种、新技术,累计推广面积上千万亩,创造了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2016年,由郑桂萍教授研究形成的水稻“旱平垄作双侧双深”栽培模式在垦区20多个农场得到推广应用。该项技术是全新的水稻生产技术体系,其改变了原有的水稻耕作栽培方式,将水整地搅浆平地变为旱整地、旱起垄,由全层施肥变成集中条带分层分类施肥,解决了水稻垄作机械插秧难题,减少机械作业次数,具有显著的节水节肥、增产提质优势,被誉为“现有水稻耕作栽培模式的重大变革”。
水稻全程机械化提质增效
八一农大为垦区的水稻机械化生产也作出了突出贡献。去年4月,汪春教授主持的“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现代农业农机装备研究与示范”项目通过验收。
在该项子课题“大规模优质水稻生产全程技术及装备研究与示范”研究中,八一农大工程学院科研团队历经十余年,打造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水稻秸秆营养穴盘育秧、栽培、田间智能化管理模式,成功研制出水稻植质钵育秧盘的生产设备、精量播种机、覆土机,水稻钵苗联合整地插秧机等7种装备,建立了大规模优质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体系,实现水稻秸秆增值还田。研究团队在垦区30多个示范点对该技术进行示范和推广,通过近百万亩的累计试验表明,可实现水稻亩产提高10.8%,节水11.3%。
该研究成果成功解决了制约北方寒地水稻大幅增产,以及生产全程机械化中的关键瓶颈技术,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实现水稻生产的低碳、环保、优质、高产、高效和可持续发展。
水稻信息化建设开启新篇
农业信息化是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内容。上个世纪90年代,八一农大工程学院王智敏、王熙、庄卫东等专家开始在精准农业领域探索,攻克一道道难关,取得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助推了垦区农机现代化的发展。
2013年,建三江管理局建设北大荒精准农业农机中心,王熙教授受邀制定中心展示的整体方案,对内部各展示区进行规划设计,并精心研究设计建设精准农业信息系统和农机指挥调度系统。在此期间,他每半个月就要从大庆坐火车赶往建三江参加农机中心建设的专题会议,一年内往返20余次。此前,王熙教授还参与红星农场现代化农机服务中心和七星农场科技园区农机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建设。他将GPS、遥感、地理信息、农业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和功能运用在这些农业信息化平台上,使北大荒的农业信息化建设始终引领全国。
2011年以来,八一农大电气与信息学院黄操军、谭峰等农业信息技术专家深入垦区开展水稻信息化建设,用“互联网+”武装垦区农业生产,翻开了垦区现代农业发展的新篇章。
在习近平总书记驻足的七星农场万亩大地号上,就有黄操军教授和同事们洒下的汗水。2016年,他们与七星农场合作,为这块万亩地号安装水田生产智能化系统,实现田间水层管理、田间综合信息采集、田间气象信息采集的智能化功能。
2011年,八一农大水稻信息化项目团队深入垦区,先后在胜利、八五九、洪河、七星、绥滨等农场针对水稻生产全过程,进行浸种催芽智能化监控、浸种催芽过程的优化控制、水稻大棚育秧过程智能化控制、水稻田间生长节水灌溉控制以及循环水灌溉控制、水稻保质干燥控制等新型技术的推广应用,他们还将新兴的物联网技术应用到水稻生产中,实现了通过手机就能进行远程监控和控制水稻温室大棚,不但节省人工和成本,还提升了作业标准。
科技推动“种得好”向“卖得好”转变
“既要种得好,也要卖得好。”这是北大荒人的呼唤。“卖得好”的第一步,加工是关键。
十余年来,八一农大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博士学科带头人张东杰教授及其团队致力于黑龙江省优势农产品加工与食品安全领域的科研创新工作。其科研成果集成食品安全科技领域的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技术、危害物质检测技术、产地环境控制与改善技术、农业生产综合控制技术、加工过程综合控制技术、原产地保护技术、质量追溯技术、标准与管理技术以及食品安全大数据开发与应用技术等多项国内外食品安全科技领域的领先技术,形成较为完善的保障黑龙江省优势农产品食品安全的技术体系。其中“水稻生产加工全程安全控制关键技术”形成了集土壤污染防治与修复、产地环境监测与保护、水稻优质安全栽培、食品安全加工与检测、产品安全追溯等多项技术的创新成果,成功解决黑龙江省在水稻生产加工与食品安全领域存在的许多关键技术难题,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006年以来,他们将水稻集成技术成果在垦区基地和工厂开展试验与示范,实现示范区的生产环境持续良化、产品安全水平不断提升、产品信誉和收益不断提高,每年水稻示范推广面积平均60余万亩,共计获得经济效益12多亿元。创新形成“一条主线、双向布控、三方联动、四个到位”的食品安全综合示范模式,此模式被陈君石院士为代表的专家称为“北大荒综合示范模式”。
有人说,食品安全是“管”出来的。“水稻生产加工全程安全控制关键技术”如同一支指挥棒,通过管理手段保护田间稻米更加安全地走向餐桌,为北大荒绿色稻米产业发展护航,托起“中国饭碗”。
如同修炼武术内功,需要打通七经八脉,打通农产品供应链,是“卖得好”的第二步。
去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关于积极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指导意见》。同年,八一农大经济管理学院物流专家冷志杰教授带领团队为七星农场制定完成《基于物联网的水稻供应链管理规划》,使该农场的现代供应链体系建设走在全国的最前面。今年4月,冷志杰团队又与七星农场签订了《基于物联网的水稻供应链运作解决方案委托协议书》,标志着《规划》进入实质性运作阶段,也标志着国内第一个大田农产品供应链运作实践项目正式开始运作。
冷志杰团队打造的“七星农场水稻供应链”在技术方面综合应用“大田物联网+3S+移动互联网”技术,完成精准质量追溯,支撑“一袋一码”追溯管理的实施,使原来市场自发交易形成的生产、加工和销售的无序供应链,转化成生产、仓储、加工、销售和大米物流联盟构成的五大联盟的组织管理,以消费者可甄别的好米需求为导向,形成精准的绿色水稻供应链全程可追溯管理,提供规范标准、全年供应的规模绿色大米。
垦区水稻产业的今天,离不开垦区职工群众几十年的艰苦耕耘,也凝结着八一农大专家学者和垦区科技工作者的共同智慧。习近平总书记在建三江考察调研时说:“农业是基础性产业,中国现代化离不开农业现代化”“农业要振兴,就要插上科技的翅膀,就要靠优秀的人才”“农业科技大有潜力、大有可为。”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重心长,是激励,是动力,更是每名教育科技工作者身上的责任。八一农大人必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立足教育科研,为垦区产业发展和龙江振兴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