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日报:用科技力量托起“中国饭碗”

发布者:叶子犀发布时间:2018-10-08浏览次数:51

大庆日报10月8日1版转2版

  原标题:培育良种,发明种植新方法,让稻田生产实现机械化、信息化,用科技助推“种得好”向“卖得好”转变,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用科技力量托起“中国饭碗”
  10月6日,记者联系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物流专家冷志杰时,她正在500公里外的大兴安岭巴彦农场考察项目。
  尽管旅途疲劳,可说到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建三江管理局的考察,冷志杰依然难掩激动与自豪:“你知道吗,总书记视察的建三江管理局七星农场,最大特点就是水稻大田物联网和现代化种植技术,而这其中的水稻供应链管理规划和运营手册,就是由我们团队制定完成的!”
  其实,不止冷志杰团队。作为唯一一所与垦区同根共源的大学,这些年,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不少科技工作者奋战在农垦一线,只为用科技力量托起“中国饭碗”,只为让“中国饭碗”端得更稳。
良种良法奠基水稻丰产
  截至目前,黑龙江垦区水稻的种植面积已超过作物总面积的50%,是种植面积最大的粮食作物。在垦区水稻产业发展进程中,一对专家夫妇功不可没。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水稻科研事业由农学院李金峰、郑桂萍夫妇二人开创于上世纪80年代。经过20余年的艰苦努力,培育出了垦鉴稻5号、垦鉴稻10号、垦鉴稻12号等优良品种。2006年,李金峰教授在从垦区水稻试验基地返回的途中遭遇车祸殉职。郑桂萍教授担起水稻中心主任的重任。10余年来,她带领水稻中心取得20余项科研成果,培育了垦粳稻5号、6号等8个水稻新品种,累计推广面积上千万亩,创造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有了良种,如何种植更关键。2016年,由郑桂萍教授研究形成的水稻“旱平垄作双侧双深”栽培模式在垦区20多个农场得到推广应用。解决了水稻垄作机械插秧难题,具有显著的“节水节肥、增产提质”优势,被誉为“现有水稻耕作栽培模式的重大变革”。
  大农田离不开机械化。工程学院科研团队历经十余年,打造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水稻秸秆营养穴盘育秧、栽培、田间智能化管理,成功研制出水稻植质钵育秧盘的生产设备、精量播种机、覆土机,水稻钵苗联合整地插秧机等7种装备,建立了大规模优质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体系,实现了水稻秸秆增值还田。研究团队在垦区30多个示范点对该技术进行了示范和推广,通过近百万亩的累计试验,实现水稻亩产提高10.8%,节水11.3%。
水稻信息化建设开启新篇
  农业信息化是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内容。
  上个世纪90年代,工程学院王智敏、王熙、庄卫东等农业工程学科专家开始在精准农业领域探索,攻克了一道道难关,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助推了垦区农机事业的发展。
  2013年,建三江管理局建设北大荒精准农业农机中心,精准农业专家王熙教授受邀为中心制定了整体展示方案,对内部各展示区进行了规划设计,并精心研究设计建设了精准农业信息系统和农机指挥调度系统。他将GPS、遥感、地理信息、农业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和功能运用在这些农业信息化平台上,使北大荒的农业信息化建设始终引领全国。
  2011年以来,电气与信息学院黄操军、谭峰等农业信息技术专家深入垦区开展水稻信息化建设,用“互联网+”武装垦区农业生产,成为垦区水稻生产的新亮点。
既要“种得好”更要“卖得好”
  “卖得好”的第一步,加工是关键。
  10余年来,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博士学科带头人张东杰教授及其团队致力于黑龙江省优势农产品加工与食品安全领域的科研创新工作,由他们完成的“水稻生产加工全程安全控制关键技术”成功解决了黑龙江省在水稻生产加工与食品安全领域诸多技术难题,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有人说,食品安全是“管”出来的。“水稻生产加工全程安全控制关键技术”如同一支指挥棒,通过管理手段保护田间稻米更加安全地走向餐桌,为北大荒绿色大米护航,托起“中国饭碗”。
  打通农产品供应链,是“卖得好”的第二步。2017年10月,冷志杰教授带领团队为七星农场制定完成了《基于物联网的水稻供应链管理规划》,使该农场的现代供应链体系建设走在了全国的最前面。2018年4月,冷志杰团队又与七星农场签订了《基于物联网的水稻供应链运作解决方案委托协议书》,这标志着国内第一个大田农产品供应链运作实践项目正式开始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