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科技事业为中华民族伟大飞跃提供坚实支撑——访科技部党组书记、部长王志刚

发布者:张深远发布时间:2021-06-14浏览次数:79

2021年3月29日拍摄的“中国天眼”全景(维护保养期间拍摄,无人机照片)。3月31日0时起,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向全球天文学家征集观测申请。“中国天眼”是目前世界上最大、最灵敏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能够接收到100多亿光年以外的电磁信号。新华社记者 欧东衢摄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科技事业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起步,经历了艰辛探索,取得了辉煌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坚持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科技创新发生历史性变革。面向未来,我们要把党中央对科技创新的厚望和重托转化为加快科技创新步伐的强大动力,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持续创新力。
  建党百年来,我国科技事业在党的领导下取得哪些成就?面向未来,我们将如何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经济日报记者采访了科技部党组书记、部长王志刚。
  科技创新取得历史性成就
  记者:科技领域在党的领导下取得了哪些重大成就,科技事业在党的领导下取得了哪些重要进展?
  王志刚:中国共产党走过了百年光辉历程,这也是我们党领导中国科学技术发展不懈奋斗的一百年。我们党历来重视发挥科学技术在推进党的事业中的作用,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根据党的使命和中心任务,都提出了科学技术发展战略和策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我国科技事业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起步,经历了艰辛探索,取得了辉煌成就,为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提供了坚实有力的支撑。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准确把握世界科技创新发展大势,立足我国新发展阶段的特征,坚持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重视程度之高、政策密度之大、推动力度之强前所未有,形成从指导思想到战略部署再到重大行动的完整体系,我国科技创新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基础研究整体实力显著加强。量子信息、铁基超导、干细胞、合成生物学、脑科学等前沿方向取得一批重大原创成果。“嫦娥五号”实现地外天体采样返回,“天问一号”开启火星探测,空间站“天宫”加快建造。散裂中子源等一批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通过验收。
  战略高技术领域取得新跨越。在深海、深空、深地、深蓝等领域积极抢占科技制高点。“海斗一号”完成万米海试,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全面开通,“长征五号”遥三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世界最强流深地核天体物理加速器成功出束。
  科技有力激发经济和产业发展内生动力。移动通信、油气开发、核电等科技重大专项成果支撑新兴产业快速发展,5G、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推动数字经济、平台经济、共享经济蓬勃兴起。
  科技创新支撑民生改善能力明显增强。癌症等领域打破国外专利药垄断,彩超、CT等高端医疗装备国产化替代取得重大进展。85万名科技特派员深入脱贫攻坚一线。煤炭清洁高效燃烧等多项关键技术推广应用。
  科技体制改革的“四梁八柱”基本建立。进一步加强科技资源统筹配置,不断优化科研项目和经费管理。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扩大科研相关自主权,深化科技评价改革,减轻科研人员负担。完善科技法律制度和政策环境,构建科技大监督格局,科技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不断提升。
  区域创新布局不断优化。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加快建设。东中西部科技资源和创新要素加快对接与合作。21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169个国家高新区发展速度和质量双提升。
  科技开放合作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加强政府间双多边科技交流合作,与多个国家建立创新对话机制。积极参与并牵头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取得丰硕成果。科技开放合作有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科技创新主要目标指标基本完成
  记者: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有哪些重要变化?
  王志刚: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科技事业实现了历史性、整体性、格局性变化:科技实力进入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点的突破向系统能力提升的新阶段,科技创新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重要技术领域从全面落后进入跟跑、并跑、领跑“三跑”并存阶段,并跑、领跑的比例不断扩大,一些前沿领域开始进入引领阶段;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人才强、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创新发展路径正在加快形成。
  近5年来,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从2015年1.42万亿元增长到2020年预计2.44万亿元左右,研发投入强度2020年预计在2.4%左右。其中,基础研究经费比2015年增长近一倍,2020年预计超过1500亿元。2020年科技进步贡献率预计超过60%,实现预期目标;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超过10%。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显示,我国排名从2015年第29位跃升至2020年第14位。整体上,创新型国家建设取得决定性成就,科技创新的主要目标指标基本完成。
  记者: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科研攻关为抗击疫情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党的领导在其中起到哪些重要作用?我国在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生物医学等领域,今后有哪些长远的布局?
  王志刚: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习近平总书记对疫情防控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科技部会同12个部门和单位成立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组建钟南山院士牵头、14位专家组成的专家组,设立10个工作专班,成体系布局推进疫情防控科研攻关,在国家层面13个部门4300多名科研人员参与抗疫攻关,涉及61个二级学科378个科研团队。从第一时间分享病毒、基因序列、实现大规模核酸检测到疫苗快速研发上市,科技在控制传染、病毒溯源、疾病救治、疫苗和药物研发、复工复产等方面提供了有力支撑,中国科研展现了一支“抗疫硬核力量”。
  灭活疫苗、重组蛋白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减毒流感病毒载体疫苗和核酸疫苗5条技术路线研发全部进入临床试验阶段,截至目前共21支,其中,4支疫苗在国内获批附条件上市,3支疫苗在国内获批附条件紧急使用,8支疫苗在国外获批开展三期临床试验,1支mRNA疫苗在国外获伦理批准。不论是研发技术路线、疫苗品种数量、品种类型丰富程度还是研发进度上,我国新冠疫苗研发均处于全球第一方队。
  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保障人民生命健康方面的支撑引领作用。一是进一步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作用,加强科技创新体系能力建设,建立平战结合的科研攻关体系和快速支撑机制。聚焦传染病等重大疾病防控、生殖健康、人口老龄化等重点领域,不断加大科技任务部署。二是持续推进疫情防控科研攻关,加强疫情发展态势研判和风险预警,加快推进疫苗和抗体药物研发、检测技术和产品迭代升级、病毒变异跟踪研究等重点工作。三是加快补齐病原学研究和高端医疗装备短板,实现支撑保障技术体系自主可控。
  “四个着力”实现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
  记者: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未来,我们将如何实现科技自立自强?
  王志刚:面向未来,我们要把党中央对科技创新的厚望和重托转化为加快科技创新步伐的强大动力,围绕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统筹国家急迫和长远需求,重点突出“四个着力”。
  一是着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补上重点领域的技术短板,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面向新科技革命前沿方向建立先发优势,建立技术长板,以科技创新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二是着力强化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加强从生产实践中凝练基础科学问题,鼓励好奇心驱动的基础研究,促进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协同发展。三是着力强化战略科技力量,加快建设国家实验室,重组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发挥好高校和科研院所国家队作用,培育更多创新型领军企业,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区域创新高地。四是着力推动体制机制改革,按照抓战略、抓改革、抓规划、抓服务的定位,以更大的勇气推动科技管理职能转变,强化规划政策引导,改革评价激励机制,给予科研单位更多自主权,赋予科学家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和经费使用权,让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从烦琐、不必要的体制机制束缚中解放出来。
  记者:“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这反映了什么趋势?
  王志刚:当前,我国发展的内外部环境都发生深刻变化,外部环境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带来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经济全球化和科技全球化遭遇逆流,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科技创新已成为大国博弈的角力场。进入新发展阶段,抢抓重大战略机遇,有力应对风险挑战,迫切需要我们打造一支体现国家意志、服务国家需求、代表国家水平的“科技王牌军”。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要能出大成果,作出大贡献,在维护国家战略利益的关键时刻,必须冲得上去,招之能战,战之则胜。战略科技力量的影响力和支撑力,直接关系到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国家安全的“压舱石”,能够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持续的创新力。
  近年来,我国在若干战略必争领域实现“后发先至”,关键核心“卡脖子”技术攻关全面实施,疫情防控科研攻关让全国科技界经历了一次前所未有的“大考”,更加凸显了培育建设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党中央部署,落实“四个面向”的要求,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系统谋划和顶层设计,努力多出战略性、关键性重大科技成果。
(来源:经济日报  记者 佘惠敏)